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公告信息 > 恋之西藏建筑

恋之西藏建筑

  • 来源:
  • 发布:2014年10月21日
  • 作者:
  • 人气:360

恋之西藏建筑
                                                    ——涂抹最鲜艳的色彩

西藏建筑——符号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伟大的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居住文明,布达拉宫、白居寺、雍布拉康、桑耶寺、罗布林卡以及形式多样的藏族民居等,这些建筑运用统一、平衡、对比、韵律、和谐、比例、尺度等构图规律,取得了美的立面造型。建造者和使用者用一种永恒的方式在青藏高原演绎着神奇的力量,达到了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整统一。噢,西藏高原!壮丽的世界屋脊,在太阳故乡福地;抚天招云极惬意。无数美好的传说,魂系远古的悠邃;人们心灵的奉献,昭示了虔诚所在。粗犷雄浑的建筑,与环境和谐相处;绚丽浓艳的色彩,肇源于吐蕃唐土。群山不化的雪带,天地恩赐的哈达;源远文化慑人心魄又撩人心弦!西藏的建筑历史悠久、从远古的“卡若文化”(公元前四千--五千年)开始,经过几千年来的演变、继承与发展而形成的“世界屋脊”建筑。它以自然为背景,与蓝天、白云雪山的壮丽景色相铺相成,浑然一体,气势辉宏,显出了藏文化独特的光辉。我们相信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特殊的气息和气质,因为这,才吸引了来自不同角落的旅人踏上各自寻踪的旅程--不管是因为目的地的风土还是民情……

在世人看来,雪域高原的自然风情、人文景观、寺庙民居等等,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现了一个民族的个性,但是我们的视角固定在其中的建筑文化上,期望这段在地理上漫长却在阅读中短暂的旅途,会让你有那么一段时间感到生命色彩斑斓,醇香四溢。在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方面,藏式建筑在走一条独特的道路,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今天我们欣赏的屋舍和殿宇。曾几何时,是谁在青藏高原之上矗立了第一幢居住的建筑?又是谁在屋舍、殿宇上绘下了第一笔色彩?有几千年的传统和发展历史的西藏建筑,在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依然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藏式传统建筑的设计密码
【天梯说】 西藏历史传说中的聂赤赞普是西藏第一个藏王,他和他之后的六个藏王,史称天赤七王。传说天赤七王都是天界的神仙,等到他们死亡时也会登上天界。《王统世系明鉴》讲,“天神之身不存遗骸,像彩虹一样消逝”。彩虹就是登天光绳,山体就是天梯。天赤七王之后的止贡赞普藏王,在一次决斗中,由于疏忽而斩断了他与天界联系的登天光绳,从此藏王留在人间,人们在青瓦达孜为他修建了西藏的第一个坟墓。在天梯说影响下,那个时代西藏的很多房屋都建在山上。据《西藏文明》讲,当时“在所有的山岭和所有的陡峭的山崖上都建有大型宫殿”。
【女魔说】 吐蕃王朝时期,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并迎娶唐朝公主后,开始在拉萨河谷平原大兴土木。文成公主曾为修建大昭寺和造就千年福祉而进行卜算。她揭示蕃地雪国的地形是一个仰卧的罗刹魔女,提出消除魔患、镇压地煞、具足功德、修建魇胜的营造思想。主张在罗刹女魔的左右臂、胯、肘、膝、手掌、脚掌修建12座寺庙,以镇魔力。文成公主曾约定,如来不及修建这12座寺庙,也要先在这些地方打入地钉,以保平安。在罗刹魔女心脏的涡汤湖,用白山羊驮土填湖,修建大照寺以镇之。此后,吐蕃这片地方呈现一切功德和吉祥之相。女魔说对吐蕃王朝在拉萨河谷地区的开发建设曾发挥过重要影响。


【中心说】 古代佛教宇宙观认为,世界的中心在须弥山,以须弥山为中心,取5万由旬为半径画圆,再取2.5万由旬画圆,形成了宇宙的四大洲和八小洲。佛教认为世界有三界,人类和畜类生活的中界,以须弥山为轴心,伸展到神灵生活的天界和黑暗的地界。在中心说的影响下,桑耶寺的建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其主殿代表须弥山,由围墙所构成的圆内有代表四大洲、八小洲及日、月等殿堂建筑。在中心说的影响下,民居、寺院、宫殿等建筑都被认为是世界的缩影。早期的帐篷和后来居室中的木柱都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沿着这个中心可以上升,也可以下沉。这也是信教群众向居室中的木柱敬献哈达的原因。
【金刚说】 西藏宗教的主要流派是藏传佛教。其“顶礼膜拜”和“朝圣转经”等思想和仪轨,对旧西藏社会形态、城市形态和建筑形式都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寺院的殿堂建筑内有很多“回”型的平面布局,这些都是求佛转经的通道。桑耶寺主殿的三层空间都有回型布置,这种建筑平面布置反映了宗教思想和仪轨的需要,延伸到寺院之外就形成了不同的转经道路。比如转山、转湖、转寺、转塔等等,拉萨的八角街就是著名的转经路。事实上对大昭寺的朝圣形成了囊廓、八角和林廓三条转经道路,这对早期的建筑形式和城市布局有很大的影响。

【来世说】 藏传佛教思想,宣传四谛五明、六道轮回,只求来世,使人们不追求个人和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丰富,甚至认为受到的苦难越多,修行才会越深,也才会有比较好的来世。而所谓的人格净化和升华才是人一生的追求。房子盖起来能遮风蔽雨即可,这一思想在当时的农牧奴住房建筑上表现得非常充分,这也是藏式传统建筑具有古朴粗犷的建筑风格的因素之一。
这些设计理念和思想反映出高原先人对世界和建筑实践的某种良好愿望。其一是规划设计后营造建筑的程序理念,得到了切实的建筑实践。大昭寺在拉萨河谷的涡汤措建设起来了,女魔地形中的十二个寺院也建起来了。其二是趋利弊害。松赞干布开发拉萨河谷并按照文成公主提出的建造思想,曾整治拉萨河北滩支流使其改道,而后填平了涡汤措,这可称为西藏地区古代城市建筑趋利弊害的典范。其三是文化融合。在拉萨的大昭寺和山南地区的桑耶寺等传统建筑中都可以看到吐蕃、汉地和泥婆罗(今泥泊尔)等不同文化融合的痕迹。其四是崇尚自然。藏式传统建筑的选址、建筑用材等都比较好地适应了雪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些都是西藏传统建筑设计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宗教文化基因相影相伴
    历史上西藏多数时代是政教合一,几乎是全民信教,这是藏区产生众多庙宇的重要原因。
    雍布拉康,被誉为西藏地区的第一建筑,高高耸立在山巅,虽然经历数百年的风吹雨打,现在看来,仍不失为历史性的杰作。它曾是一代王朝的象征,是藏族建筑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建筑”。
   在西藏,建筑修筑在山顶或者山脊,被称为“宗”,藏语的意思是“城堡、要塞”。试想,能够修建得起这样大规模建筑群的主人绝不是平民百姓,其家族的实力是异常强大的,也不免同其他家族发生一些冲突,致使“宗”进一步发展,建筑凸显出一定的军事意义。所以大多数“宗”建在险要的山头,占据着有利的地形,比如说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到了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生产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安定,部族的冲突减少了,建筑选址由高山向平川过渡。位于拉萨红山的布达拉宫是拉萨乃至西藏的标志性建筑。布达拉宫主要是由红宫与白宫两部分组成,白宫供活佛生活起居,红宫则是供奉活佛灵堂的地方。红白两色的墙和窗子,以及红色、白色的幔帐更是引领西藏庙宇颜色的潮流。红与白成为西藏寺庙或者建筑的主要色调并非是偶然的巧合。藏族食用的酥油和牛奶是白颜色的,同时食用的牛羊肉则是红色的,庆贺时用红色为主的牛羊红宴,而献给尊贵的客人则是洁白的哈达……所以,红色与白色在西藏已经成为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颜色。布达拉宫依山势而建,并不像中原地区那样讲求中轴对称。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纪念与文成公主结婚而修建的。

  

  大昭寺,专门为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所建,因为两位公主都是佛教徒,都为藏区带去了大量的佛经和佛像。大昭寺中供奉的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佛像就是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屋顶金光闪闪的金塔与法轮,散发出西藏佛教独特的魅力。围绕大昭寺按顺时针方向转寺络绎不绝的善男信女,是大昭寺迷人的风景。
    宗教贯穿西藏历史现实的绝大部分时光,影响着西藏人民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渗透在藏族人民思想深处。所以,在藏区,几乎所有建筑都具有或浓或淡的宗教元素。宫殿、寺宇以及达官显贵的住宅要浓厚一些,普通农牧民的宅子虽然宗教色彩淡了些,但是其样式和装饰也脱不了宗教的干系。可以说,宗教影响了西藏建筑的每一个细胞,或者说,西藏的建筑与生俱来就具有宗教文化的基因。

 粗犷色彩高原的绝美风景
    西藏的民居大多为两层或三层的碉房为主,也有四层。碉房,其形状多呈方形,也有不拘一格的多角形出现。碉房的最大共同特征是平顶,工艺独特,檩子上铺些木棍,再夯以特殊的黏土,风吹雨淋也不影响使用,坚实得很。
    碉房的另一个特征是上小下大,无论从哪个方向来看,都呈梯形,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稳固与厚重。窗子略显窄小,外沿涂以玄色,视觉上显得更加小巧,与整体白色的外墙形成巨大的视觉反差,这便是藏族建筑最典型的色调风格。外窗涂以黑色是受宗教习俗的影响,藏族认为黑色能够避邪,能够阻止外邪的入侵。窗子的形状也同碉房一样呈梯形,且普遍不大。
    主体以黑白占据的藏族建筑,使用色彩大胆且艳丽、夺目,对比度强烈,是藏族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在高原湛蓝的天空下,藏族建筑群如同版画一般,夺人眼目。越是大胆的用色,越是常常用在庙宇上。经常有大面积的红色、白色、黄色的墙,紫色的房檩,金色的琉璃或金色的屋顶,还有随风飘舞白色或黑色的幔帐,彼此的色彩交织在一起,不啻一幅幅色调明快的油画。
    藏族的宫殿、庙宇、以及民居,几乎都是用石头块和泥巴筑成的,并不是十分的精细。而外墙涂以颜料的方式也更加粗犷。仔细看去,大面积的颜料不是刷上去的,而是泼在并不光滑的墙体上的,粗糙且富视觉效果。这种粗犷,甚至带有彪悍的艺术之美。
    门,西藏建筑的另一个看点。与中原地区类似,从门的装饰繁简程度可以判断出门第的高低,掌握财富和权力的优寡。围绕门做的文章也不少,门环常常用几种彩色布绸编成的麻花辫拴着。在扎什伦布寺,喇嘛正熟练地将色彩艳丽的布条编成辫子模样,拴在门环上,大概除了方便使用,亦取吉祥之意吧!
帐篷是牧民流动的家,多用黑色牦牛毛毡织成,比一般的帐篷略显宽大,且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帐篷的最大优点是搭建方便,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西藏的桥梁建筑也极具特点,以悬桥为例,多建筑在山高水深、不易打桩的江河之上。在江河的两岸,用石块砌筑桥墩,多建有门洞。铁索固定在石墩上,飞链过江,上铺结实木板,供人畜通行。尊崇大自然的藏族,多在铁索、桥墩系上五彩的风马旗或洁白的哈达。

    西藏的建筑,细致与粗犷相衬,细致处细腻有余,粗犷处大器天成。西藏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更是凝固的历史。

“白”、“红”、“黑”天堂梦工场
在西藏建筑中常用的三种颜色─白土、红土、黑土,产于西藏本地。白、红、黑三色的应用,集中体现了世界的三层─天上、地上、地下,每一种颜色都是献给一位神的:西藏建筑应用白色,一方面来自对原始神灵家庭之一“天上神”─“白年神”的崇尚,一方面来自佛教的影响。佛地崇尚白色,藏传佛教也视白色为神圣、崇高。他们生活在皑皑雪山之中,喝白色奶,奉献白色哈达,住房也用白色。从科学意义上来讲,白色可抗拒高原上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主客观因素决定了传统藏式建筑(个别寺庙建筑外)应用白色,从古至今,历久不绝;西藏建筑应用红色,来自对“地上神”─“红年神”的崇尚。对土红色的应用,也可能与西藏古老的苯教有关。“苯教”为一千三百年前雪域高原的原始宗教。它把宇宙分为“神、人、鬼”三个世界。为了避免鬼的侵犯,在人们的面部普遍涂上褚红色染料(牧区有涂黑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仰的变化,这种红色不再往人们的脸上涂,却在建筑中保留了下来。一般用于宫殿、寺庙、贵族庄园外墙装饰,以示威严;西藏建筑应用黑色,来自对“地下神”─“黑年神”的崇尚,民居院内矮墙,门、窗边饰都大胆使用黑色。院外墙也用黑色做装饰;对土黄色(黄土)的应用,在全藏区为数少,民居不用,一般用于主要宫殿、寺庙建筑群中的经堂外墙。同时,黄色也是黄教的色彩象征。
【黑色边框的寓意】 藏区建筑门边、窗边饰有黑色上小下大的边框,寓意为“牛角”,传说能给人带来吉祥。藏族古代曾信奉的图腾之一是“牦牛”,由于时代的进展,原始的图腾被写意为牛角。简练、概括的艺术形象,装饰性极强。这种装饰不分建筑等级,普遍应用,是统一藏式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加大了门窗的尺度,还与建筑向上收分相呼应,增强了建筑造型的稳重、庄严感,颇有独到之处。
【门窗的装饰】 入口大门及窗的上部,有二、三层逐层出挑的小椽,最上一层出挑小篷,用石片和阿噶土作面层。在小椽上装饰彩画。窗上小雨篷在逐层出挑小椽后,虽然出挑不大,但檐下形成斜坡,科学而严格地适应了高原特点。它使夏日光影,只能射到窗台,室内处于绝对的阴影之中,给人带来凉爽的环境。而使冬日光照散满全屋,达到后墙,给人带来温暖。还使逐层出挑的小椽上彩画装饰互不遮挡。还有的大门边框、额枋雕绘有生动细致的几何纹样、卷草图案,彩绘装饰。

【香布的运用】 在门窗上部悬挂的“香布”是用长条形纺织品打成褶,挂在门窗上檐,也是藏式建筑的特殊装饰之一。每年藏历五月十五日是藏族的“林卡节”,意为“世界快乐日”。这一天门窗上部悬挂的香布就要更新,一用就是一年。在此期间,高原上的风吹、雨打、日晒,将香布撕裂、褪色,也不能随意换掉,要保留到翌年五月十五日才得再换。香布的使用是同西藏喇嘛教义相结合的,同时还给门窗下的彩画以保色作用。当风吹来之际,香布飘然撩起,艳丽的彩画偶然露出,恰似仙女睁开了妩媚的眼帘,十分美好动人。
【民居与庄园建筑用色的区别】 民居建筑色彩尽量朴素、简洁,衬托主体建筑。如大昭寺周围的民居建筑色彩,简洁到只剩下白墙、黑框,小雨篷上的香布及香布里面简单的彩画,以突出大昭寺建筑。贵族和大领主建筑用色的华丽程度,接近寺庙,却又不同于寺庙,民居建筑用色的大衬托,贵族和领主庄园建筑用色的过渡,宫殿建筑用色的华丽,寺庙建筑用色的庄严,几种建筑不同的用色层次。又由于白墙,黑色的门窗框,门窗上的香布帘,家家屋顶上的嘛尼堆,小嘛尼杆上挂着写满经文的彩色经旗等。
【室内色彩的应用】 室内梁柱施以彩画。天花多为暖色调纺织品吊顶。室内陈设由低矮藏柜“百岗”(可存放衣物)、“洽岗”(存放食物和茶具)组合成多用柜。上面摆放佛龛和象征吉祥和丰收的“五谷斗”(切玛),还有电视机、录音机等。柜面装饰雕花漆画,以红色为主,色调热烈华丽。居室中间摆放“觉则”(吃饭、喝茶用的长方桌)、“加觉”(专门吃饭用的饭桌)。桌腿短小,只几寸高。桌高二尺多,三面镶木板,一面有两扇门,打榫做轴,无合页,无拉手,乍看很像落地方柜。桌面、桌板雕花漆画同柜面,以红色为主,色泽艳丽,除纯金不能使用外,其它颜色均可使用,看上去也很富丽。木器装饰纹样以各式花卉、鸟兽、人物、五彩卡垫从窗下到左墙或右墙下,平面呈“L”形铺放。 

心境?心象--圣洁西藏建筑觅踪

【城镇】 西藏著名古城镇有拉萨、日喀则、昌都、江孜、夏鲁、阿里、萨迦、穷结等地。一类是由于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使得城镇与寺庙结合一体,宗教色彩浓厚。拉萨、昌都等城镇,均是以佛教经堂或寺院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拉萨古称“惹萨”,而“惹萨”最初正是大昭寺的名字。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兴建大昭寺,拉萨成为王朝的政治中心。整个城镇占地1.3平方公里,以大昭寺为中心,向四周延伸。设内、中、外三条朝拜道,并以中、外朝拜道组成城市交通网。每年大、小法会时,市内可容纳2--3万喇嘛讲经说法。它既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一座典型的宗教城市。夏鲁镇在镇寺组合上,又是另一种处理方法。夏鲁,相传吐蕃时代的十大商市之一,位于日喀则附近的谷地,镇的四周,有土城墙围绕,夏鲁寺则位于城西,占据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一。萨迦、桑耶,则以寺庙为主体。规模宏大的萨迦南、北寺和平措、卓玛两座法王宫殿,占据重曲河两岸,北寺逶迤几里,居民区依附于寺庙。桑耶寺也是如此。城镇的另一种类型是以宗为主体,居住区、寺院围绕宗山建筑布置。宗政府占据山头,山下为居民区簇拥,寺庙或位于城镇的一端,或建于山腰。如日喀则、江孜、穷结宗均是典型实例。

【宗山】 宗山建筑,系西藏宗政府(相当县政府)所在地。宗,本意为“碉堡”、“山寨”、"要塞"。古代的宗,一般是各大、小酋长的驻地,到了14世纪,帕木竹巴政权新建13个宗级地方行政机关。解放前夕,西藏设147宗(包括相当于宗级的厍卡)。宗山建筑,包括经堂、佛殿、宗政府、监狱、仓库等,一般建造在山头上,山下则为居民区。宗山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完备的防御系统。如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象泉河畔,背山面水,地形险要。建筑群由王宫区、居民区、寺庙区所组成,遗址内城垣重叠,明雕暗堡遍布,暗道纵横,上下之间有秘密水道连接,组成严密的防御系统。江孜宗,位于江孜城的南端,宗政府、经堂、佛殿、城垣、碉堡、仓库等建筑在山上,亦有水道与山下居民区相连,保证山顶用水。公元1904年,西藏军民,用火枪土炮、大刀弓箭,凭借宗山地形和防御工程设施与英侵略军对抗三天三夜,表现出它的军事意义和价值。

【宫殿】 藏语称颇章。历史上吐蕃王朝历代赞普建有不少宫殿建筑,著名的有青瓦达孜宫、子母宫等等。而后来,随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宫殿则为各个喇嘛教派的法王、宗教领袖们所有,这既是它的一个最大特点,也是区别于历代帝宫如北京故宫的根本所在。如萨迦寺的平措颇章、卓玛颇章,系萨迦法王的宫殿;扎什伦布寺的颇章,则是班禅的宫殿;哲蚌寺噶丹颇章曾经是达赖的宫殿。公元17世纪简称的布达拉宫则是最辉煌的宫殿建筑。它占地41公顷,分宫堡、山下城堡(雪)、林卡(龙王潭)三大部分。红宫、晒佛台中心部位上下连贯13层,高117.19米。以它雄奇而精美的外形与不可测度的迷宫般的内部结构让人深深着迷。在无数的房(准确的说是1000间房,据说长年住在其间的僧人也算不清到底有多少间)。宫堡部分主要有红宫、白宫、郎杰扎仓、僧官学校、东欢乐广场等部分。白宫顶层的东、西日光殿为达赖喇嘛的寝宫,白宫内还有摄政王、达赖经师的居室和噶厦办公用房。红宫则是一座佛殿建筑。山下城堡内有行政衙属、司法机关、监狱、印经院、佛像佛器创建工场等。整个建筑气势磅礴,成为西藏政权、神权的无上权威。

【寺庙】 史籍记载,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建大、小昭经堂和108座神殿,这些宗教建筑还不能称其为寺庙,公元779年赤松德赞建成桑耶寺,正式剃度僧人,标志着西藏第一座寺庙诞生。公元1409年黄教格鲁派首建甘丹寺和十五世纪哲蚌寺、色拉寺、扎西伦布寺的相继建成,反映出寺院建筑进入了全盛时代。据《圣武记》记载,雍正十一年上报理藩院的黄教寺院数字达3477座,喇嘛31.6万余人。
  西藏寺院一般都很庞大,如哲蚌寺座落在拉萨西郊格培山腰上,建筑连绵起伏,鳞次栉比,层楼叠阁,蔚为壮观,俨如一座山城。这些大小不一的寺院,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财富的集中地。

西藏寺院,就是根据上述各类建筑进行布置的,一般以措钦、扎仓为组合中心,建筑群布局灵活、自由。措钦大殿既是整个寺庙活动中心,也是建筑群艺术构图中心。佛教的教义、戒律、思想,对建筑群的总体布局或殿堂内部设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殿堂内部通过帷幕、色彩的处理造成光怪陆离的神秘气氛,殿堂内部一般都很幽暗,而佛像则十分光亮,以表现“举世浑暗,唯有佛光”的思想。
【特色装饰--金瓦屋顶】 俗称金顶,它是加盖在寺院主殿、佛殿、王宫屋顶和佛塔顶部上的特制金属顶瓦。它是用铜铸造外镀真金的一种高级豪华建筑装饰。金顶是世界建筑艺术百花园中唯独藏民族建筑才特有的一大奇观。在建筑上加盖金瓦屋顶,其目的是让主体建筑突出群殿和城镇建筑群之上,使其宫殿、寺院和佛塔建筑更加富丽堂皇,气势宏伟。
金顶与一般屋顶瓦相似,顶面为铜质镀金金桶型长瓦,翘首飞檐,四角飞檐一般为四只张口的鳌头,屋脊上装有宝幢、宝瓶、卧鹿等,屋檐上雕饰有法轮、宝盘、云纹、六字真言、莲珠、花草、法铃、八宝吉祥等图案,屋脊宝瓶之间和屋檐下悬挂铃子,风吹时铃声四传,悦耳动听。
金顶面积有大有小,大的金顶面积有200多平方米,高约5米左右。小的约20平方米,高约2米左右。宫殿、寺院建筑有金顶和金顶面积大小是宫殿、寺院主人贫富贵贱的重要标志,也是所拥有政教权势大小的重要象征,因为建造金顶有明确的资历规定和鲜明的等级制度。

公元10--19世纪间藏区所建的1百余座金顶中,面积最大,工艺最好,造型最豪华,并具有代表性的金顶有拉萨大昭寺、布达拉宫、萨迦寺等。

【白塔】 西藏高原上的塔,造型是独特的,颜色是洁白的。据说在藏传佛教中,白色表示慈悲,白塔是佛祖灵魂所在。凡是有白塔的地方,必定有藏民在这里生活,必定有藏民来这里转经祈祷。

在我眼中,白塔像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的宝石,是最抢眼的高原风光亮点。

【林卡】 系藏语,可以译为园林。藏族人民热爱自然,喜欢到野外的林卡中生活。每到盛夏之日,人们往往合家而出,寻找一片花木繁茂之地休憩、歌舞、筵宴。有的野营露宿,几日不返。西藏的贵族上层、官家、寺院、庄园大多拥有人工建造的林卡。如拉萨大小林卡达50余处,占地7800余亩。著名的有嘎木夏林卡、尼雪林卡、喜德林卡、龙王潭、尧西林卡。在西藏众多的林卡中,以罗布林卡最为典型和著名。园林占地36公顷,是七世及后世达赖处理政务,举行典礼,消夏避暑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全园分罗布林卡、金色林卡两大部分,有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米久颇章三组宫殿建筑。运用树木、建筑、花草组成各种景象。园内有花木一百余种,全盛时代多达三百种,成为西藏园林之冠。

【陵墓】 西藏陵墓有二种,即吐蕃王陵和各大寺庙高僧的灵塔。

吐蕃王陵,又叫藏王墓,位于穷结县雅砻河畔、背靠木惹山,系公元七--九世纪吐蕃王朝历代赞普、王子、后妃的墓葬群。据史料记载,“墓内从九格,中央置赞普尸,涂以金”,设有“经堂五座,藏有各种珍宝”吐蕃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墓前,有记功碑一方,碑上图片宝珠顶盖,刻有流云浮雕,四角刻飞天。碑侧为龙纹,刀法精练,风格粗犷古朴。

塔葬,兴盛于寺庙,各教派,各寺院的法王、呼图克图、活佛与高僧圆寂之后,或尸体用香料保护,建塔供养;或建塔以藏骨灰,供人朝拜。墓塔的代表作品要推五世达赖灵塔。塔奉在布达拉宫红宫内,建于公元1690年。塔分塔座、塔瓶、相轮三个部分,高14.85米,内部木构架,外表金皮包裹,耗金一万余两,塔身珠宝镶嵌,十分华美,被称为“世界之一饰”,“唯一庄严”。

【贵族府邸】 民主改革前,西藏约有贵族二百余户,他们除占有大量的土地、庄园、农奴之外,还拥有豪华的府邸。山南拉加里王府、拉萨十一、十四世达赖家院都是代表性的实例。一般由主楼和前院两个部分组成。前院多系二层,底层用作仓库、或作奴隶佣人的住房,有的设置部分客房,接待来客。二层基本上是管家用房以及管家所用厨房,以管理庞大的庄园和财产。主楼居前院以北,一般呈回字形,中间为天井小院。房底层主要是各种库房,如十一世达赖家院,有盐库、藏戏服装库和酿酒用房。靠近街面的部分,作租房出租第二层,北侧正中,为佛殿,南侧为管家会议用房和文件库,两侧为厨房、主副食仓库和家俱库房。第三层系主人用房,有卧室、起居室、经堂、专用经堂、餐室,以及亲随佣人、奶妈的住室等等。

【庄园】 出现于公元十世纪后半期,阿里古格封建害据势力首领,把辖区分为三个地方,封赐给仁钦桑布译师,作为供养庄园。到公元十三世纪初叶,卫、藏阿里、塔布、工布地区普遍确立了领主庄园的土地经营制。著名的有朗色林、甲马赤康、庄孜、帕拉等庄园建筑。

庄园建筑,既是贵族住宅,又是全庄园的管理中心。建筑布局和设计上有明显地反映出封建农奴制时代社会生活的特点。主要有:

一、庄园主体建筑大都十分豪华,朗色林、庄孜庄园的主楼都高达五层。内有华丽的居室和经堂。

二、庄园的总平面设计上,往往有完备的防御性工程设施,朗色林遍地开花,园有城墙两道,内外墙之间宽5--6米、深3米左右的壕沟。甲马赤康庄园城堡的墙垣高三丈宽三尺。城楼上设射箭孔,悬“投石箱”,城外四周还有“陷马坑”,防卫十分严密。

三、庄园建筑内拥有大量的仓库,存放粮食,武器、弄具,库房一般设在主楼的底层。

四、庄园内,一般都有磨房、纺织机房等工场,供朗生和农奴们捻毛线、织氆氇、制作家具等生产活动,反映出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五、庄园内朗生(奴隶、家奴)居住的房屋简陋破烂,狭小阴暗,与领主居室形成鲜明的对比。

六、庄园内设有惩罚农奴的牢狱,里面阴森潮湿,并备有脚镣、皮鞭、皮巴掌等刑具。

【民居】 在西藏广阔的区域,散布着形式多样的民间居住建筑,藏北的帐房,卫藏南部谷地的“碉楼”,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以及阿里高原的窑洞均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地区色彩。

牧区,以帐篷为主。睡房的平面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两米左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四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或土坯垒成高约40--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粪。中间置火灶,灶后供佛。这种帐房制作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城镇和其周围村庄的土、石木结构的民居,俗称“碉楼”。拉萨民居,一般为内院回廊形式,二层或三层,院内有水井,厕所设于院落的一角。城镇周围,多为手工业者、工匠、农民自建的独院平房住宅。许多农村居民建筑,无论是居室、厨房、贮藏、庭院的设计,还是牛棚、猪圈,厕所的布置,功能关系比较合理。有的民居,巧妙地利用山坡地,把建筑下层处理成牲口圈,上层作庭院或起居场所,使得人畜分置,互不干扰。

西藏东部林区村镇民居,又另具一格。如林芝地区的民居,多独院式,由居室(兼厨房)、贮藏间、牲畜间和外廊、厕所等组成。居室平面以方形柱网组合成方形或长方形。室内以炉灶为中心,周围布置床和其它家俱。因林区多雨,屋面采用坡顶。山尖空间常被利用作阁楼贮存草料、杂物。建筑多采用木构架承屋结构系统,墙体材料除碎石、片石、卵石之外,木板、竹篱柳条篱亦为多见。屋里密铺木瓦,上面压以石块稳定。

阿里地区的民居,河谷平川地带,多独立式村宅,土木结构,以二层居多。二层多作夏居,低层作冬居。靠山崖旁,有窑洞和房窑结合的民居。

西藏民居的历史十分久远,4--5千年前已经妯现穴居、半穴居式的居住建筑和原始聚落,昌都卡若遗址就是例证。

【桥梁】 西藏桥梁的形式很多,其中以悬桥和索桥颇有特色。索桥有藤索桥、铁索桥多见于东南部门巴、珞巴地区。溜索常见于昌都一带,在江河两岸仅一索相连,行人坐在两端挂在滑轮的横杆上,飞驶过江。史料记载,当时一位香巴噶举派僧人汤东杰布,把靠藏戏化缘得来的钱作为资金,征集设计和冶炼工匠,连年施工,终于把桥建设成功,成为十五世纪西藏技术水平进步的标志。

悬桥,亦称挑桥、飞桥。多见于山高水深、不易打桩的江河上,如阿里札达县象泉河上,有一座悬桥,桥长约20米。两侧6米,用圆木分六层向河心悬挑,每层密铺圆木六根,宽1.7米。层与层之间铺垫横向圆木架空。中间8米跨,密铺六根圆木宽1.7米,与两端悬挑部分连接。河的两岸,用石块砌筑桥墩,墩上建门洞,将挑木镇压坚实。十分壮观。悬桥,反映出工匠对悬臂结构的理解。

 

已有0条评论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暂无